近日,一张足踝部骨折术后伤口难愈合的图片在北京华信医院(清华大学第一附属医院)输血科工作群传开。这是位老年糖尿病患者,近期接受足踝部手术,但术后3周未规律换药,伤口难以愈合。传统方法需把植入的钛钉通过手术拆除,然后多次换药,伤口才有可能逐渐愈合。但患者年事已高,再次手术有一定风险,也对患者的心理产生不良影响。
在院内学术交流中,骨科医生了解到输血科目前正在开展自体PRP(富含血小板血浆)提取技术治疗膝关节疼痛等,进一步了解到自体PRP有促进自身组织修复的功能,对难以愈合伤口有很好的疗效,于是联系输血科副主任杨永涛,询问是否可以尝试此疗法。
考虑到患者术后不久,且血糖长期控制不佳,在经过多次讨论分析后,输血科决定为患者提取自体PRP用于伤口修复。提取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,提取过程十分顺利,并将提取的PRP分为5份。提取当天,输血科将其中一份制成了PRP凝胶,为患者敷在伤口处。
第一次治疗后,患者就感觉伤口周边有肉芽组织生长,此后每隔3~5天,患者常规换药一次。经过PRP凝胶换药5次后,患者的伤口已经基本愈合,仅仅留下一个小的窦道。随后老人又经过了几次换药,历时一个半月,伤口逐步痊愈,直至全部愈合。
图1为术后愈合不良的伤口;图2为首次PRP凝胶敷在伤口;图3为4次PRP凝胶换药后,愈合良好;图4为踝部手术伤口全部愈合
PRP又称为富含血小板血浆,含有高浓度血小板、白细胞和纤维蛋白。这些血小板经过激活后可释放多种活性物质,包含多种细胞因子、趋化因子、生长因子,又称富血小板生长因子(GFs)。其在局部应用具有较强的局部止血、促进创面修复愈合、促进血管形成、促进和诱导周围神经再生修复、防止瘢痕形成等作用;还可影响干细胞迁移、细胞增殖等。目前,PRP广泛应用于膝关节注射,治疗骨关节疼痛,伤口愈合、溃疡愈合,皮肤美容、脱发等相关疾病,其效果明显。PRP通过和氯化钙、凝血酶的混合可以制作称为PRP凝胶。
输血科根据临床需求,于2019年最新引进PRP机器采集技术,极大降低了此项技术在临床应用中的费用。目前已经成功为50余名患者安全采集PRP,其中年纪最大患者为89岁高龄老人。
目前研究认为,浓缩血小板制品有利于创面治疗。根据《浓缩血小板制品在创面修复中应用的全国专家共识(2020版)》,目前浓缩血小板制品用于创面修复的适应证包括: